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宁惠敏、赵昊玉)9月26日安信策略,武汉市武昌区“中小学书记校长素质教育校校行”活动,走进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武昌区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以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系统观摩各学段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五育素养方面的创新实践,交流贯通培养路径,进一步推动武昌区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专家们走进校园,观摩学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舞龙社团的精彩表演、机器人互动区的科技魅力、多语种讲解的跨文化交流、学生创意作品展示等环节,生动展现了武昌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创新能力,给参观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纷纷对武大外校在素质教育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内场展示环节,学子们以青春为笔、以语言为墨,精彩上演了多语种特色节目《这就是武昌》。学子们用流畅的口语与自信的演绎,将武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时代气息娓娓道来,让与会嘉宾在生动有趣的沉浸式体验中,深切感受到武昌教育的多元魅力。
安信策略
在沙龙论坛环节,来自武昌实验中学、武昌区中华路小学、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及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四位嘉宾,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对各学段育人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小学重“浸润感知”,初中强“实践体验”,高中着力“思辨融合”,大学聚焦“赋能贯通”,系统勾勒出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路径。
会上,各校进行成果汇报,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和第二附属小学分别展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成果。第一附属小学通过“用英语讲述武大故事”等形式,实现了语言能力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第二附属小学则以篮球、啦啦操等特色活动为切入点,展示了体育与艺术共融的育人实效。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校长陈三军介绍了学校将“五育融合”与“国际理解教育”无缝对接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多元语言课程、深化国际交流、开展跨文化活动,学校将全球素养培养融入德智体美劳各环节,形成了培养“中国心、世界眼”人才的“武大外校方案”。
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爱菊称,各学段的实践共同构成了一条连贯的育人链条,武大外校“课程为基、交流为脉、文化为魂”的模式,有效实现了从语言学习到跨文化胜任力培养的升华,并期待该模式能从“特色”走向“生态”,为人才培养贡献更多武昌经验。
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罗荣称,重视素质教育关键在行动,要将“五育并举”真正融入课程与管理;细致落实关键靠体系,要依托科学评价构建可持续的育人生态;实现突破关键在创新,要主动应对教育变革新挑战。她希望武昌区各中小学要“真看真学、真思真悟、真干真做”,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各校的特色实践,共同推动武昌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
安信策略
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